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 翁士恆
審定這本書的時候,正是與一群受到家庭與身體創傷孩子相處的時候,心中五味雜陳。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研究結果與文字,一一的應證在這些辛苦孩子的身上,這些孩子情緒壓抑而行為爆裂,既渴求愛又破壞著所有被愛的可能。矛盾又意欲撕裂的情感,在這些孩子的所有關係中一再出現。而我,是一個既被渴求又欲毀滅的客體,在每次的相處中辛苦的尋求倖存的機會。
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 翁士恆
審定這本書的時候,正是與一群受到家庭與身體創傷孩子相處的時候,心中五味雜陳。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研究結果與文字,一一的應證在這些辛苦孩子的身上,這些孩子情緒壓抑而行為爆裂,既渴求愛又破壞著所有被愛的可能。矛盾又意欲撕裂的情感,在這些孩子的所有關係中一再出現。而我,是一個既被渴求又欲毀滅的客體,在每次的相處中辛苦的尋求倖存的機會。
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 翁士恆
約翰.鮑比毫無疑問是談論到發展心理學與親職教養的領域中,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他是一個精神分析師,接受了英國精神分析的訓練,從克萊恩的客體關係理論中探求了母親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因此細緻的描述了嬰兒的意識從無到有的歷程如何透過母親與孩子的每一天互動形成成長基礎。這樣的聯結所代表的,是每個人在世界上的第一個人我關係,這樣的人我關係,從沒有意識就開始建立,透過很多的肌膚接觸、很多的哺餵、很多的耳邊呢喃,逐漸的被嬰兒拼湊起來,成為一個名為母親的「客體」,這精神分析的理解,充滿著情愛,幾乎命定的說著母愛的必然性,是一種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