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 翁士恆

 

1HAA0096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72dpi

 

       審定這本書的時候,正是與一群受到家庭與身體創傷孩子相處的時候,心中五味雜陳。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研究結果與文字,一一的應證在這些辛苦孩子的身上,這些孩子情緒壓抑而行為爆裂,既渴求愛又破壞著所有被愛的可能。矛盾又意欲撕裂的情感,在這些孩子的所有關係中一再出現。而我,是一個既被渴求又欲毀滅的客體,在每次的相處中辛苦的尋求倖存的機會。

 

 

        約翰.鮑比給了這些孩子的處境最清楚的答案:分離是最原始的焦慮,而感受自己不被愛是最深的恐懼。這些孩子很辛苦,正經歷著父母失序的困境,或者暴力的對待,對於他們來說,愛一個人與被一個人所愛是如此困難,而「覺得不被父母所愛」卻如此容易。其證據如此明顯的充斥在生活環境之中,因此他只能用盡一切不讓世間規則成形,最好是一個不用看也不用思考的世界,這樣就不用進入「不被愛」的恐懼裡。孩子的失序,其實是對現世的抵抗,拒絕任何提醒他「不被愛」的所有可能。

 

 

        而最驚悚的,是他們的父母也歷經過相同的成長經驗途徑,父母不是不愛,而是不知道怎麼愛,因為沒有被好好愛過,所以不得不給了孩子「不愛」的存在證據,這樣的證據既熟悉卻漠視,從親代傳給了子代。創傷,正在代間傳遞著。

 

 

        臨床工作者──醫師、社工、心理師、教師等等都希望能打破這個鎖鍊。而約翰.鮑比認為,只進行孩子的工作或者只做父母的工作,終將徒勞無功。唯有同時工作,將親子之愛的牽絆從代代之間細心搓揉、豐富與穩固,創傷才有撫慰的可能。

 

 

 

重要的不是教養方式,而是彼此依戀的生活自身

 

 

 

        這本書無疑是關心兒童發展最重要的參考資料,約翰‧鮑比更深化對於依附關係的探討,將所有有關於親子關係的研究娓娓道來,以精神分析的理論為骨架,從科學與生物學的實驗發現探討親子關係的基礎。一方面,他告訴世人讓孩子好好活著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他還原著親子之愛的根源,肯定的印證著人類甚至靈長類動物的創傷經驗之始源,來自分離。而分離不只是來自肉身的分離,更包含著口語上關係的斷離。那可能是:

 

 

        「如果你不⋯⋯媽媽就不愛你了。」
        「如果你⋯⋯就把你送給⋯⋯」
        「如果你再⋯⋯就看不到我了。」

 

 

        也包含著以自身的身體破損或生病所造成的分離隱憂。那可能是:

 


        「因為你⋯⋯讓我頭好痛。」
        「因為你⋯⋯我沒有辦法好好生活。」
        「你害我生病了⋯⋯」

 

 

        當然也包括著用「無情感」的方式面對孩子,讓孩子在互動中感覺不到所依附的對象。這本書詳細的告訴我們依附對象,尤其是母親的生活樣態如何影響著孩子。重要的,不是教養方式,而是彼此依戀的生活自身。

 


        如何讓孩子看到依附對象可以「好好的活著」是最重要的命題基礎,這呼應著溫尼考特「夠好的媽媽」的呼籲,也連結著費爾本「尋求客體」的終極欲求。

 


        然而,審定這本書卻也是異常困難的工作,因為它如此重要,因此需要不斷的比對譯稿內文的合適性以及與原文的一致程度。如《依戀理論三部曲1:依附》一書一樣,這本書雖然不是完美的譯本,甚至離完美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希望經由仔細的審定與校對,正體中文的版本,應該也已經是夠好的版本了。
 

 

        閱讀這本書一樣會是辛苦的,但大千宇宙卻可以透過閱讀與省思而逐漸開眼,照見與凝視人我關係的核心。這本書,有著豐富的研究資料,適合教師與研究者;有著詳細的臨床應用文獻,因此也非常適合精神科醫師、社工與心理師;而最重要的,它從最客觀的細節之處提供著父母在何時、何地、何處所可能對孩子的影響,因此,若是想要從書中文字省思自我與梳理自身經驗的家長,更是案上必要之著作。
 

 

        最後,真的很高興可以透過審定的過程好好的將這本書呈現在繁體中文讀者眼前,我們得以擁有約翰‧鮑比的原典脈絡,以此知識的原點豐富我們的生活。然後,我們可以等待最後一塊拼圖──依戀理論第三部曲的終作:失落。
       

 

        僅以本書,獻給所有的父母、關心孩子的人,與所有的孩子。

 

 

《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這裡買:

 
 
 
 
 
📖 小樹官網:https://reurl.cc/R1e4z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tletrees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